IsaacZ 发表于 2013-5-9 14:56:53

楼主质疑的两个经验都是我提出来的,经过自己和大家的测试,我仍然不能确定地搞清楚是什么导致了打包时间的不确定性,不过综合来看,这两个经验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原因见楼上。

打包时间的不确定性主要存在于小日本打包软件TAW4,因为DVD能够兼容多种编码参数组合,这使得素材本身的材质对打包速度影响较大。

是不是我们应该更多侧重于研究什么样的素材打包得更快?

meitp 发表于 2013-5-9 16:41:12

本帖最后由 meitp 于 2013-5-10 06:21 编辑

IsaacZ 发表于 2013-5-9 14: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测试仍然证明了:AC3 比 MP2 更节省打包时间。

如果拆分是花时间的,那么对于 DVD-LAB 来说,使用 ...
使用ES流来准备素材花费的时间比素材转换及DVD-LAB拆分所花费的时间有可能还要多。

Hiroshi 发表于 2013-5-9 17:42:13

本帖最后由 Hiroshi 于 2013-5-9 19:51 编辑

我和猫版的分歧是;

猫版可能觉得是因为某种参数的编码组合导致了ac3式样的加快或者mp2式样的变慢,
不存在或者无法确定是mp2重新编码所致。
当然,猫版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为什么mp2要重新编码,ac3就不呢?

我的观点是任何参数的编码组合,ac3式样和mp2式样的速度是(基本)相同的。
如果说某个参数的编码组合存在着相当大的时间差,那么可以肯定慢的那个被编码了。
本人也想知道,慢的那个偏偏就是mp2,为什么轮不到ac3呢?

另说,我已经做了多个编码组合测试,从未出现过时间上的大幅落差。
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发生在别人那里的奇迹却没有降临到我头上?

IsaacZ 发表于 2013-5-9 21:21:32

meitp 发表于 2013-5-9 16: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使用ES流来准备素材花的时间比DVD-LAB拆分花的时间有可能还要多。

你可以看一下我33楼的测试结果,准备ES流的时间是少于等于准备系统流的时间的。

IsaacZ 发表于 2013-5-9 21:26:16

在不确定是什么导致了MP2音频打包变慢(重新渲染)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某些特例,至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MP2音频打包速度要慢一些,换句话说,AC3比MP2要来得稳定。难道这还不足以促使我们在两种音频间做出一个倾向性选择吗?

Hiroshi 发表于 2013-5-9 22:54:43

本帖最后由 Hiroshi 于 2013-5-9 23:37 编辑

反复阅读了本帖,假设说;

楼主真的推翻了ac3快速打包之说,至少要满足2个条件。

第一,本帖5楼的第4张图,本应花费的6分钟,必须缩短到第3张图的3分钟水平(和ac3保持相同)。
第二,涵盖mp2的素材,不存在在某些参数的编码条件下会变慢的说法,适应于和ac3同等条件的素材。

如果以上2条做到了,那么也就没有ac3快速之说,mp2没有悬念了。

mp2能做到比ac3更小的码率,做压缩DVD能节约空间,mp2转换成mp2也能减少损失等。



meitp 发表于 2013-5-10 06:26:31

IsaacZ 发表于 2013-5-9 2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可以看一下我33楼的测试结果,准备ES流的时间是少于等于准备系统流的时间的。

对!测试数据说明使用ES流来准备素材是可取的。

lijianwen 发表于 2013-5-10 10:10:47

本帖最后由 lijianwen 于 2013-5-10 10:26 编辑

Hiroshi 发表于 2013-5-9 22:54 https://www.dianbo.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反复阅读了本帖,假设说;

楼主真的推翻了ac3快速打包之说,至少要满足2个条件。



Hiroshi仔细研究了此贴的思路,花了不少功夫,下面回答你的问题:

你提出的两条,都可以做到。其实,你已经做到了,你的测试几年以来一直支持这两条。

5楼的第3,第4图测试结果,如果在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样,都会认为ac3打包速度大大快于mpⅡ是天经地义的----测试明摆著嘛,总不能无故否认测试啊。(如果打包单碟16小时,那就不是快一倍的问题了,那是快了N多。)

实际上第3图的ac3不是快,他应该就是这个速度,第4图的mpⅡ慢是因为它被渲染了。

我可以让第4图的mpⅡ非渲染打包,和第3图的ac3一样快。(天生它俩就应该是一样快的)

MPII打包被渲染,这就是大家所说的ac3快于mpⅡ的问题所在。

如果测试打包一张影碟,AC3用了20分钟,MPII用了21.5分钟,就因此而继续维护“AC3打包比MPII快”这样的结论,纯属掩耳盗铃思维,此种研究态度很难找到真正答案。

Hiroshi 发表于 2013-5-10 13:38:58

lijianwen 发表于 2013-5-10 10:10 https://www.dianbo.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iroshi仔细研究了此贴的思路,花了不少功夫,下面回答你的问题:

你提出的两条,都可以做到。其实 ...

谢谢给出这个结论,虽然本人还没有技术力量去验证它们,
我想只要有人跨过了这道坎,也算作对我的判断是种强大的支持吧。

参加论坛里的技术讨论,我只要求别人描述过程,
从不要求别人给出答案,同样这次也会参考大家的思路,
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给自己一个说法。

前几年论坛一度谈及打包速度,我也积极参加了,但一直没有找到合理的说辞,非常遗憾。
那时候总认为;ac3一直处于常态,mp2一定是被渲染了,还发表了;
用小日本打包DVD,音频部分用ac3比用mp2的速度要快2,3倍,这是很正常的,不值得奇怪。
除了无休止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当时楼主还把我逼到了悬崖边……

一直纠结的悬念渐渐浮出水面,可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继续研究中……

lijianwen 发表于 2013-5-10 14:35:49

本帖最后由 lijianwen 于 2013-5-10 15:15 编辑

下面这个测试,可以验证Hiroshi的推测。

先用TE4XP编码一个视频素材备用,音频格式为mp2,这个素材属于“可以使打包速度变慢”那种:



把这个素材导入TAW4,一共导入4次,尽量模拟正常打包:



设定无菜单打包,得到了DVD文件夹,共耗时11分5秒。



再次启动TAW4,用素材精灵导入刚才打包生成的DVD文件夹:



素材体积不变。设定无菜单打包,下图是打包过程截图:



打包完成,共耗时6分2秒。



由此可见,测试素材在第一次打包时,mp2被TAW4渲染,修正了错误。
               第二次打包时,mp2未作修正,所以打包时间才得以大幅度缩短。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质疑论坛流行经验之 TAW4打包速度"AC3明显快过m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