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oshi 发表于 2010-5-21 11:47:49

用小日本打包DVD,音频部分用ac3比用mp2的速度要快2,3倍,这是很正常的,不值得奇怪。

本帖最后由 Hiroshi 于 2010-5-21 13:49 编辑

同源的视频文件,音频部分选择ac3,打包速度大大加快,不是什么新鲜事。
为什么用DVD_Lab打包就没有区别,你认真想过吗?

原因很简单;

1。把同源的音频文件分别转成ac3和mp2格式的音频,ac3的速度要快2,3倍。
2。用小日本打包,即使显示蓝色,音频部分也要重新编码(无论格式与设定相符否)。
    也就是说,打包的过程,音频部分永远是一个格式转换的过程(绝非本人观点,对错可以考证)。

如果你相信这是个事实,请问

1。音频为什么要重新编码,为什么不直接和视频结合(无渲染)。?
2。这样打的包和用DVD_Lab打的包有区别吗?

chnxn 发表于 2010-5-21 11:56:33

楼主说得有理,我似乎有过感觉,好像是在小日本2中察觉。
视频部分似乎很快,音频部分就看到一直在转码。就算你选择按原音频处理,它也就是按照第一个素材的音频性质来转。
顶!
看来要避免智能渲染,只有改用其它软件。

chnxn 发表于 2010-5-21 13:51:51

回复 3# lijianwen

我对小日本是否重新编码音频没什么把握。我描述的是小日本2 编码标准DVD。
但是打包后的音频没有变化是否可以这样解释:由于是CBR,只要时间长度没变,素材的大小也不会变。

Hiroshi 发表于 2010-5-21 13:52:50

本帖最后由 Hiroshi 于 2010-5-21 15:46 编辑

回复 4# lijianwen

谢谢你的参加,有空慢慢解释。

,,,,,,

曾经和你讨论过小日本,本人一贯主张;

1。小日本蓝色是渲染的。
2。一般不用小日本打包(虽然有些不为人知的操作,但是最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小日本优良的视频编码功能。

本人也说过,同样的素材,同样的软件在不同的电脑上操作,结果会有差别的。
因为每个电脑的系统配置等对文件的解读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lijianwen 发表于 2010-5-21 16:40:49

本帖最后由 lijianwen 于 2010-5-21 16:54 编辑

https://www.dianbo.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275
楼主喜欢理论分析,我喜欢实践证明。纯视频打包,比同一视频的带音频的素材慢,如果真渲染音频,渲染花去的时间为“负数”,莫非爱因斯坦显灵?为了告诉自己不是错觉,我在AMD2200,E2180,I7920三台电脑上测试,结果相同。

Hiroshi 发表于 2010-5-21 17:49:42

本帖最后由 Hiroshi 于 2010-5-21 17:56 编辑

回复 7# lijianwen


好兄弟,跟你讨论实在,很愿意接受你的问题。
论坛只是业余爱好,不能强人所难,请你理解。
有些东西乐意回答,有些东西只能付之东流。

你的问题只能QQ讨论了。

大家都知道我的人品。都说光了,以后还拿什么炫耀?
总得让我留一手吧。

再说看不到摸不着的事多解释又有什么用?
有必要把每个问题都弄个水落石出?
为什么大家不相信画质会劣化,我也没有得到答案啊。

今天的问题只是想让一部分理智的朋友去思考,判断,没有想过给任何人做解释。
何况论坛高手林立,人才济济,一定非要我去解释不可?

如果有人觉得这是个无稽之谈,可以绕道通行。

lijianwen 发表于 2010-5-21 18:05:41

回复 8# Hiroshi
“劣化”那次,关键是“劣化”一词太含糊。谁都知道,刻录光盘播放一次,在光照作用下,一定有信息损失的,但这种损失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你说劣化了也行,说没有劣化也可,都是含糊惹的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小日本打包DVD,音频部分用ac3比用mp2的速度要快2,3倍,这是很正常的,不值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