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中国做一名小孩有多难
作者:钱红丽 2012-12-08 14:52 星期六 晴
这几天,送孩子上学,在幼儿园门口,总能看见某某英语机构的几个人,西装笔挺,站在寒风中,借机搭茬。我总是一副冷脸:抱歉,我孩子不学英语。他们不依不饶。我再讲明白一些:我孩子才3岁,他目前的任务就是吃饱喝好玩好,就行了,你们别费口舌了……然后双方岔岔然。
前不久,诗人蓝蓝给教育部写了一封信,呼吁教育改革。也不知道教育部的官员们可打开看了。许多人签了名,我本能地想签一个,可惜没微博,没这资格。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耳闻目睹了中国于教育方面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也同持一种论调——照目前的教育模式走下去,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
我们楼下一个小姐姐刚上一年级,已经没有了玩耍时间,下午放学后,直接回家做作业,做完作业,弹钢琴,不弹完,没饭吃。每次给孩子喂晚饭,时不时给他励志一下:你看楼下姐姐多可怜,快8点了,还没吃上饭。孩子问:为什么不吃饭?我答:因为她妈妈规定她必须把每天的钢琴练完才能吃饭。我孩子就夸张一下自己的情绪:天哪!
现在是冬天,天黑得早,每天听着楼下的叮叮咚咚声,不免揪心,我的孩子就让他一直荒着,什么也不学,到点吃饭,随时玩耍,就这么着。成不了精英栋梁,起码也是一个快乐的囫囵人。
楼下小姐姐有一天跟自己外婆诉苦:奶奶,我真的不想再弹琴了……但大人说了:钢琴都买回来了,不能说不弹就不弹的!
城里许多女孩子都会走上弹琴这条艰辛的路,一日日一年年地考级,从一到八……但,可见出来几名李云迪?大多烟灭了,充其量长大以后在单位上,逢年过节的时候,来上几首给领导同事们助助兴——哦,原来,她还会钢琴呢;要么,找对象时,多了一个优雅的爱好而已。
许多的童年时光都消耗在弹琴上,作为一个人,并非快乐。
一个弹琴的孩子,不见得就对古典音乐有了感觉。我的孩子不弹琴,也不见得他长大后就不能对古典音乐发生感觉。许多感觉都是潜移默化出来的,并非靠牺牲童年时光就能培养出对于高雅音乐的感觉。
现在,但凡打开儿童频道,就会出现早教专家之类的宣传片,看那种找抽的嘴脸,真想上前给几个耳光。许多父母一心向学,感觉自己一辈子都是吃在没文化的亏上,于是怀着一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雄心壮志,连带把孩子坑了,还以为克勤克俭把金钱都早早用在“起跑线上”而万分自豪。
这是一种广大无群的愚昧无知,甚至在幼儿园阶段,就让孩子学起英语,以为这样一来,自己的孩子必胜人一筹,必前途广阔。
属于一个孩子的童年时光那么短暂,为什么就不能多让孩子多打几天滚呢?做父母的,首先盲从,又怎能培养出一个孩子的自信力?即便在娘胎里学英语学奥数也无济于事。别说,我们小区里还真有一户人家,在女儿四五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给她听英语磁带了。当我第一次听他们家阿姨讲起这事,倒吸凉气——在中国,做一名小孩,有多难——襁褓之中就开始练英语听力。长大后,必成女金钢无疑。这些都是人中之杰,长大后必移民欧美的。
我对孩子没什么要求,只盼望他有个快乐的童年——有过亮色童年的人,他一辈子就是爽朗的,成功的。出人头地的早教事业,我们不沾边,看看天地到底能把我们怎样?
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已经烂到根上了——这都不可怕。最可怕就是,一些文化人不思改良,却甘愿进入到这样一种恶劣的体系中循环往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