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BR固定画质(CQ),我们估算总大小的凭据是什么?
本帖最后由 IsaacZ 于 2010-4-29 22:56 编辑今天下午试了一下午,有部连续剧集数少,大小也小,所以没用VBR平码定大小,而是试用VBR固画来试。
先前两小时都是在调整码率的大小,通过试生成的文件大小来决定码率跟画质
可是试到后面发现了一个问题!
我们估算这个总大小的凭据是什么
我举个例子,比如我一个135M的电影,帧数为62134帧,我在小日本里的设置是VBR固画(这不废话)分辨率是352*288,宽比4:3,25帧,PAL格式,DC成份10比特(发现这个也跟大小有关,自己添加的MPEG默认是8比特),逐行扫描(好像必须用这个,我同样设置,用隔行在TAW4里需要重新编码,选择逐行扫描的话就不用了)画质75,码率从低300到高3500
我原先的估算方法是,按站长在贴子里写的,转换一小段出来看大小估算
我自己就试着,先转换了10%,大概在6450帧左右,生成的文件是26M(包括音视频)那么按大小算,10%就26了,一整个文件不就260.
第二个估算的方法,按帧数算,用62134/6200=9.633,那他的大小就是250.4M(后面小数就截了)
按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就相差10M左右
最后,我干脆输出一集看结果,得到最终结果220M,跟原来的两种差太多了
如果都是这样,那么直接输出一集就可以看大概了
但问题来了,我连续转了10集,帧数都差不多就相差几百帧,时间也差不多,大小在135-140,基本上都是135,136两个,十集出来的最终结果,有的是220,有的250,有的才180,我想问问那些比较有经验的,你们估算总大小时的凭据是什么?
以源文件的时间,或者大小还是帧数?
以源文件大小正如我那十集,最高与最低是相差5M,结果输出最高最低相差70M,而且,相对应的,输出的最大的那个文件还不是源文件中最大的..
帧数我参照了一下,也差不多的
我实在是搞晕了,不晓得他为什么转出来相差这么大.请各位大大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吧!
咱是超级菜菜鸟,下午吃饱没事,随便瞎折腾个事,大家别见笑,呵呵 固定画质是依画面的复杂程度来计算。通常截取动感最强烈处一分钟,算出的是最大码率。即体积不高于某值。 通常截取动感最强烈处一分钟,算出的是最大码率。即体积不高于某值
这句话总结了,呵呵
谢谢站长
不过通常要这样算,MS挺难的,那么多集,要找动感最强烈的,比较难呢 本帖最后由 lijianwen 于 2010-4-29 22:22 编辑
影响体积第一因素就是画质的百分比(你用的75%),其次是最高码率,要想精确估算是不切实际的。实际操作中,连续剧编码到3G多的时候,后面几集就是用平均码率了,这可以达到控制整张的体积。更常用的方法是做超出,然后用Nerorecode花几分钟减肥一下(超出5G就要慎重了)。高压缩的碟片,352*480固定画质编码通常取最大码率2500,352*240的通常最大1500,最大码率对体积的影响不是很大。
固定画质编码的体积变化不会很离谱,多实践就会心里有数了,结合Nerorecode,精确控制整张盘的体积很容易做到的。
据我所知,专门做连续剧的人后面几集一般不预先编码,而是直接拖进TAW4里面,调好体积以后,编码打包在TAW4里一次完成,连减肥都不用。 楼上关于最后几集的经验很好。 回复 3# 喜欢鱼的星星
动感最强烈处当然不好找。你随便浏览一下,动作有点强烈的地方就可以了,没必要那么精确。一部电视剧,如果你是看过的,大体上知道其他部分的画面与截取的画面相比是如何的。 影响体积第一因素就是画质的百分比(你用的75%),其次是最高码率,要想精确估算是不切实际的。实际操作中, ...
lijianwen 发表于 2010-4-29 22:17 https://www.dianbo.org/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提供经验参考! 确实不错哦,回去试试 就算码率能再大,但还得看好输出体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