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样儿 发表于 2009-6-2 14:09:41

妖魔鬼怪的基本知识

僵尸

【传说】  清朝野史,述异记(东轩主人著)中有出现僵尸的故事,大致是说清朝初年,湘南西边,有一个靠山的小村落,村中一个无赖因盗墓而中尸毒,后虽被一老人救回,但因再度做不当的事,被全村的人打了一顿,再丢在后山草丛中让他自生自灭。过了几天,他再来求救,但这次没人愿意帮他。村民们将他打他一顿,然后绑在树上,虽有人出言劝阻,但无人理会。最后他死在树上,晚上村民想将之安葬,但发现尸首不见。最后他回来杀了全村,村民因被咬而一个一个变为僵尸,一些及时离开的村民在早上回村探望时也惨成僵尸.

【起源1】  《僵尸》一词出于《大千录》,是道家的一本著作,僵尸的意思是:四肢僵硬,头不低。眼不斜。腿不分,尸体不腐烂。

  僵尸之说盛行于明中叶以后及清朝。清代笔记载僵尸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语》及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此二书可以说是僵尸大全。

  湘西赶尸之说,又称移灵,属茅山术祝由科,发源于湘西沅陵, 泸溪, 辰溪, 叙浦四县,在尸体未腐化时由术士赶回乡安葬。赶尸的术士大约三五同行,有的用绳系着尸体,每隔几尺一个,然后额上贴黄纸符,另外的便打锣响铃开路,划伏夜行。天光前投栈,揭起符纸,尸靠墙而立,到夜间继续上路。

  亦有人指赶尸者其实背起尸体而行,但由于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见赶尸者,以为有行尸。


【起源2】  据湖南民间传说,僵尸最早是用来贩毒的。打扮成道士模样的人就是毒贩子。昼伏夜出,如上文所述,三五同行,却不是用绳子系着尸体,而是用木棍架起来搭在前后两人的肩上,看起来尸体也会走路。摇铃、黄纸符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这种方法普通人不敢接近,官兵也晦气,所以是贩毒的好方法。夜里走路有利于尸体的保存,当然,鸦片之类的毒品可以存放在尸体上,更安全。

  【别名】

  移尸,走影,走尸,尸兽

  【尸变概念】

  《阅微草堂笔记》把尸体成为僵尸的原因分成两项:新尸突变及葬久不腐。

  养尸地,这较为科学。土壤土质酸碱度极不平衡,不适合有机物生长,因此不会滋生蚁虫细菌,尸体埋入即使过百年,肌肉毛发也不会腐坏,有些资料显示尸体的毛发,指甲会继续生长。风水学中亦有此一说。

  (小时候听老人讲过:生于红沙日,死于黑沙日葬于飞沙地者就会成僵尸,“飞沙地” 即“土壤土质酸碱度极不平衡,不适合有机物生长之地”)

  坊间流传道家有太阴炼形之法,尸体葬数百年,期满便会复生,新死的尸体被邪物/邪气附身,尸体吸收了阳气,借人生气而尸变,人死之际,魂一散而魄滞。

  袁枚《子不语》:人之魂善而魄恶,人之魂灵而魄愚,魄主宰人身,当魄离开人体,便会沦为恶鬼僵尸。

  三魂七魄乃道家之说

  魂乃阳性神灵,附于人的气,主宰精神思维活动

  魄乃阴性神灵,附于人之形,主宰人的形体活动

  尸变之可能性

  甚至1950年代香港人仍有家中殓葬和停尸,所以其时社会尸变之说大行其道,如行雷闪电,大肚猫跳过棺材,尸体便会出现异变。


【对付僵尸的法宝】  收复僵尸器物有以下几类:

  
镜子 《本草纲目》有提:「镜乃金水之精,内明外暗。」

  桃枝、桃木剑 《荆楚岁时记》:「桃者,五行之精,能厌服邪气,制御百鬼。」

  鸡鸣 《子不语》:「鬼闻鸡鸣即缩。」

  枣核七枚 《子不语》:「枣核七枚,钉入尸脊背穴。」

  火烧 为终极灭尸方法。《子不语》:「放火烧之,啧啧之声,血涌骨鸣。」

  糯米 南方,在家里死人的时候吃糯米以驱除邪气,防止僵尸.

  墨斗线 一种木匠工具,用来在墙上画直线.墨斗里的墨是用墨汁加的朱砂

  符咒 道家的符咒咒语

  黑蹄驴子:摸金校尉专用。也是传说中对付僵尸的法宝。


僵尸的传说


  最早的僵尸是轩辕黄帝之女---旱魃,只因蚩尤下了一个诅咒,所以变成僵尸了,本来僵尸是不用吸人血.因为天地灵气太少,人又是万物之灵,所以要吸血,僵尸本来是上古人类,后来几场大战 ,上古就世界就毁灭了.剩下盘古来开天辟地,上古人类很多被留放宇宙空间,将臣被留放到地球,他来得时候因被流放,所以失忆,不记得上古时后的事,大地之母女娲根据将臣的模样造人,''僵尸''是后来人看见它吸血,所以起的称号,其实传说中的僵尸是神,而不是妖魔鬼怪,而电影里的蹦来蹦去的僵尸是死尸的进化者,真正的僵尸是和人无异,只是有特殊的能力,中国人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所以现在的世界有很多僵尸的存在,只是他们不能暴露身份,僵尸是人间的保护神.

小样儿 发表于 2009-6-2 14:10:08

旱魃

 作家孙方之在同名小说的题记中写道:“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怪物,乡村中认为是死后一百天内的死人所变。变为旱魃的死人尸体不腐烂,坟上不长草,坟头渗水,旱魃鬼会夜间往家里挑水。只有烧了旱魃,天才会下雨。鲁中一带乡村中烧旱魃习俗延续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修炼了近千年的僵尸,如果愿意,轻而易举地就可以使一州一县赤地千里、滴水无存,他们因此被称旱魃。
  僵尸与传说中的吸血鬼有着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差别。僵尸可分为六级:一是“白僵”,尸体入养尸地后,一月后浑身开始长茸茸白毛,这类僵尸行动迟缓,非常容易对付,它极怕阳光,也怕火怕水怕鸡怕狗更怕人;二是“黑僵 ”,白僵若饱食牛羊精血,数年后浑身脱去白毛,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几寸长的黑毛,此时仍怕阳光和烈火,行动也较缓慢,但开始不怕鸡狗,一般来说黑僵见人会回避,也不敢直接和人厮打,往往在人睡梦中才吸食人血(黑僵与白僵合称为“黑白僵煞”)。全世界乡村和农场已报告出数万起‘不明吸血生物’攻击牲口的事件,甚至有人认为“野人”就是黑僵;第三种为“跳尸”,黑僵纳阴吸血再几十年,黑毛脱去,行动开始以跳为主,跳步较快而远,怕阳光,不怕人也不怕任何家畜(平时再能叫的狗,一旦遇到‘黑僵’或‘跳尸’就不叫了,但是猫见僵尸就会冷叫);第四种“飞尸”,由跳尸纳幽阴月华而演变,飞尸往往是百年以上甚至几百年的僵尸,行动敏捷,跃屋上树,纵跳如飞,吸食精魄而不留外伤;第五种僵尸已近乎魔,名为“魃”,又称“旱魃”“火魃 ”“干魃”,飞尸吸纳精魄数百年之后,相貌愈发狰狞,可谓青面獠牙啖人罗刹,还能变幻身形相貌迷惑众人,上能屠龙旱天下能引渡瘟神,旱天瘟疫由此而发(古代,瘟疫如果伴随着旱灾蔓延,老百姓们就会坚信不疑地认为是旱魃在作怪);最后一种也是最可怕的僵尸,应该说它已不再是“尸”,而是魔王,拥有着与神叫阵的恐怖力量,数千年甚至万年的道行,相传华夏大地只出现过一个这样的魔王,千年前它被地藏王菩萨收服为坐骑,赐名为“犼”。
[编辑本段]山海经中的旱魃
  《山海经》所记雨神称应龙。与雨神对应的是旱神,称女魃。应龙和女魃还被引入黄帝与蚩尤之战中,足见此神话已开始历史化。旱魃神话对后世创作影响颇大,如《神异经·南荒经》云:“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所之国大旱。一名格子,善行市朝众中,遇之者投著厕中乃死,旱灾消。” 《山海经》里最惨烈动人的故事,是黄帝与蚩尤大战。书中《大荒北经》等多处记载:蚩尤经过长期准备,制造了大量兵器,纠集众多精灵,向黄帝发起攻击。黄帝派应龙到冀州之野去抗击他。应龙是长着翅膀的飞龙,发动滔天洪水围困蚩尤。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应龙的军队迷失在漫天风雨之中。黄帝听说雷泽里有雷神,长着人头龙身,经常拍打自己的肚子,能发出惊天动地的雷声,就杀了无辜的雷神,用他的皮做成大鼓敲打起来,震破蚩尤的凄风苦雨。黄帝又派了天女魃参战。魃身穿青衣,头上无发,能发出极强的光和热。她来到阵前施展神力,风雨迷雾顿时消散,黄帝终于擒杀了蚩尤。应龙和魃建立了奇勋,但也丧失了神力,再也不能回到天上。应龙留在人间的南方,从此南方多水多雨。魃留居北方,从此北方多干旱,她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们诅咒驱逐,称为“旱魃”。

小样儿 发表于 2009-6-2 14:11:12

三魂七魄

人要死时七魄先散,然后三魂再离.
  生病时就是和魄散了,所以要用药物去阻止它散发.如果和魄和力魄散了就容易鬼上身.
  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魂为阴,魄为阳。其中三魂和七魄当中,又各另分阴阳。三魂之中。天魂为阳,地魂为阴,命魂又为阳。七魄中天冲灵慧二魄为阴为天魄,气魄力魄中枢魄为阳为人魄,精英二魄为阳为地魄。
  三魂当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天地命三魂并不常相聚首。七魄中两个天魄两个地魄和三个人魄,阴阳相应,从不分开。并常附于人体之上。其实人类的七魄,实际上就是藏密所说的位于人体从头顶到胯下会阴穴的中脉之上的七个脉轮,七个能量场。其中天冲魄在顶轮,灵慧魄在眉心轮,气魄在喉轮,力魄在心轮上,并同时与双手心和双脚心相连。中枢魄在脐轮,精魄在生殖轮,英魄在海底轮。人体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命魂又称为人魂,或者色魂。人类生命就是从此命魂住胎而产生的。命魂住胎之后,将能量分布于人体中脉的七个脉轮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为人的肉身所独有,人死之后,七魄随之消散,而命魂也自离去,生命即以此告终。
  人的命魂,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透过气力二魄和中枢魄,主行动。通过精英二魄主身体主强健。唯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中心。人的命魂就依附于七个脉轮之上。
  人身中命魂与中枢魄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中枢魄也称为命魄,在人体内部,天冲灵慧二天魄之阴,与精英二地魄之阳交,而产生人魄有形之气力。在人身外部,则是因天魂之阳,与地魂之阴交合,成命魂。并同时三魂相合,主人无形的命运。运是由人的天地二魂联合,主人命的好坏和强弱。命则是人的命魂,支持自身的天地二魂,运发的旺盛与兴衰。运由命所主,命由运所发。运无形而命有形,运与命复合,则构成人类完整的生命体。
  运主虚空,命主实相。凡人命运的好坏,在于人的命与运是否生合或者相制约。若是运强过了命,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并反而压制命,则人身七魄的天魄地魄人魄也必不相生。此人必表现为命薄和体弱。若得命强过运。而能使得运不得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则人身七魄之天魄地魄人魄必得相生合。人就会表现得身强命旺,人的根基必深而厚,此等行者,修行才易于成功。
  命魂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叶。魄无命不生,命无魄不旺。命魂是人身的主魂。天地二魂的聚合产生命魂而生人,命魂终结时又分出阴阳。并回归天地。天魂主光,地魂则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所以地魂又称为影魂。无光不成影,无影不成相。修行人若能修得命运融合,天光与地相才能与人的色魂相合。如此人体眉心的灵慧之魄,才能得以显现出天魂地魂的形象。如此人的天地二魂常在外而所见的一切相,才能得以在人的大脑和天眼里显示出来。因为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与肉身而显化万象,也能脱离肉身而自由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称为身外化身。
  其实每一个人的眉心轮天眼都是打开着的,眉心轮又称为月轮。月本身就是一个开着的目。目又为眼睛。所以月轮眉心原来就是一个开着的眼睛。月无日不明,月若得日目自明。此乃命魂得天魂的光合,若月能同时兼得地魂的影。月明之中自能成相。此即是千光之眼千眼明。

小样儿 发表于 2009-6-2 14:12:56



鬼在中国明朝之前并非认为是害人,吸人精魄的。因为中国对先人是极度尊崇的、膜拜的。在中国古代对待正邪是看他的行为,并不是以为是妖就坏、是仙就好。就像有妖道、邪僧一样。而并不像西方天使就是正义,吸血鬼就是邪恶的。
  鬼,又称亡灵,传说是死亡之后留下的魂魄,常被认为是死人的幽灵。鬼也许不存在,毕竟没有人能够证实,但也没有人能够说明鬼不存在。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科学家通常不会相信这个,很多人想证实鬼是虚伪的,但是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试验证明到。
  鬼是否存在,这个表面上看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的问题,已经超越了人类所能理解的范围,超越了科学的范围,超越了自然的范围,这个范围也是议论纷纷,根本没有一个共识。
  在中国文化史上,商朝、周朝时期的中国人尚未产生长生不死的神仙观念,也未有佛教宣导的轮回转世的思想,但当时的人也已经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并且生前的身份会在阴间延续。因此他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依然继续关心影响人世之事,这导致占卜的流行,且有陪葬的观念。
  另外,鬼存在的说法,在后期发展出来的印度教、神道教、伊斯兰教,都能找到。
  一个另类的观点,比较科学的鬼的解释
  鬼是民间流传的对超自然事物的说法,鬼实际上专指六道中的鬼族。但民间都把人死后流浪在人世的灵魂(准确叫灵体)叫鬼,人的灵体存在于头脑里面,是一种细微物质构成的生命,当肉体躯壳死去后,灵魂一般自然而然到灵界去了。
  有一个比较对科学化的解释。有人觉得鬼是一种人类死去后形成的一种脑电波,那是因为人类死去后脑电波还会遗留在人间,当人类的脑电波和‘鬼’的脑电波相同或相似时,就可以看见所谓的‘鬼’。进一步解释,鬼真的存在,但是导致鬼存在的不过是一种残留下的脑电波。鬼在生前的怨气、情绪越大越强,相对的‘鬼’(脑电波)也会越强,那么人类可以看见的鬼就越强烈,甚至有伤害人类的可能。这个就是这些人对‘怨灵’的解释。相信这套解释的人,通常不会相信有地狱、有天堂和道教的烧纸传冥。
  但是对鬼有另一解释的人不少。这个解释就是,人死后的灵魂离开了肉体,那么这个灵魂就是所谓的鬼。他们相信这个鬼可以穿越固体,可以脚不着地等。这些人通常相信有地狱、有三生,鬼月节在冥界的鬼也会出现。而令人可以看见这些鬼的原因即是偶然,也有人相信是因为亏心事做得多或者伤害人过多的原因。不过也有人相信以上的说的法只是中国古时对小孩子的谎言,而真正能够看见这些鬼的就是一些天生有一种特别功能【阴阳眼】的人。他们相信拥有阴阳眼的人可以看见鬼,可以听见鬼,也可以感觉到鬼的存在(甚至有人相信把牛的眼泪涂在自己的眼上可以看见鬼)。这些有阴阳眼的人通常担任灵媒、算命等角色,帮助死去的人和他、她生前的人通话。
  以上只是一些社会上、世界上出现的现象。至于鬼是否存在,这个超越科学、超越常规的问题,就要留给你自己判断了。不过至今都没有任何一人能够做出一个真真正正证实鬼魂不存在的证明。
  人死后有鬼魂的存在,鬼魂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其实,鬼魂和身体的关系就象电磁波和对讲机的关系。鬼魂也就是一种磁场,有记忆的磁场。鬼魂和肉体是这样的关系:人分肉体和鬼魂两部分,身体为鬼魂服务,鬼魂又依赖于身体,器官的存在是为了身体健康保留,这样才使鬼魂不消失。
  鬼魂的形成--当胎儿在母体的时候,开始的前三个月是很弱的,甚至可以说没有的,它的来源取决于大脑活动和体液(最主要的是血液,体液都是带有电离子的)的流动而形成的。对所有的动物死后都有鬼魂,也就是只要有电离子流动的生物个体都会形成电流,有电流就有磁场。当胎儿三个月后,大脑逐渐的发育并且于母体的血液流动增多,渐渐形成了鬼魂。初生婴儿的身体接近于原始,所以很多的小孩(6岁)以下会看到鬼魂,他们不是在用眼睛看,而是自己的鬼魂和鬼魂的交流(3岁以下的小孩的视力范围是很近的),这时的小孩的身体和鬼魂的结合不是很融洽,容易受惊吓等原因而分离,这就是俗语的"丢魂儿"。
  鬼魂的成长和成熟:随着人身体的增长,鬼魂逐渐的和身体紧密结合,人所有的记忆由鬼魂储存,大脑起介质的作用,就好像磁盘上的信息和磁盘上的磁粉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相同,鬼魂又不完全依赖大脑而存在,它有自己独立的磁场记忆方式。就好比磁盘上的信息以电磁波的方式发送出去了,它们任何时候都可以被自己的大脑接收显示。需要说明的是磁场记忆依赖大脑的构造(磁盘上的磁粉位置和排列),如果不恰当就产生了白痴。如果记忆只是单纯的象某些科学家说的"大脑褶皱"起作用的话,有报道说白痴的大脑褶皱为什么不比正常人少呢?有科学家试验说,人每天摄取食物所应该产生的能量远远大于人每天发热所消耗的能量,那么相差的能量去哪儿了呢?就是被大脑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出去了。有人可能要问,那电磁波为什么我没有接收到呢?带着这个问题,请您继续往下看。
  鬼魂与身体的分离--当人的器官损坏或身体虚弱衰老的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时,鬼魂便与身体脱离了,确切的说,是身体先死亡,鬼魂才离开身体,而不是鬼魂离开身体后人才死亡。鬼魂才离开身体后会继续的存在,它们可能会被与它们原先身体有相同属性的个人身体接收,这就是人们说的鬼魂附体,所以这些被鬼魂附体的人会知道很多鬼魂原身体个人的秘密。有人会担心鬼魂会不离开所附的身体,这是多余的,虽然它是暂时附体了,但是它所附的身体和原来的毕竟没有完全相同,所以不会提供给它能量使它延续,它在附体后也就会消失了,能量被耗尽。还有人会疑惑,那从古到今,世界上该有很多鬼魂了吧,到处都是啊?回答是"不是的",鬼魂是一种磁场,
  世界就是由物质组成,其中也包括时间、鬼魂,时间、鬼魂只是我们没有完全认识的的一种的物质形式。
  鬼魂也是物质的,它是一种跟磁场差不多的场,我姑且叫它"鬼魂场",跟两个磁石之间有磁场是一样的。而这种场一旦被我们人类认识和利用后将产生历史上的重大变革。
  鬼魂有自己的活动。当我们的身体休息的时候,有时它们不休息,到处乱逛,并模糊的存储下来,但是它没有借助身体的帮助,所以是模糊的。不知道你有这种感觉没有:某天你到某个地方或发生某件事情时你会惊奇:咦!这个地方(这个经历)我好像经历过呀!
  简单的说:鬼只是一种磁场!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没有去认识它
  如果真象有些白痴说的那样,鬼会飞,吃肉喝血,你看不见它,它看见你
  还有魔法!想变成什么就变什么,那么我试问还有谁愿意做人吗?不都去做鬼了?多逍遥自在!

小样儿 发表于 2009-6-2 14:13:42


妖怪泛指一切人类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超出常识范围的异常行为,或能发挥出不可思议力量的个体(能量体),包含各种鬼怪变化之物,属于一种超自然的存在。人们经常会把妖怪和西洋的怪物、妖精等传说生物联想在一起。
  人间有许多关于妖怪的传说,在中国及日本更是多不胜数。以下简单地列举出几种比较为人所谈的妖怪类:
  一、“狐妖”
  其实在中国狐妖勾引男子,以幻觉迷惑他人然后吸尽他们的精元来补充妖精所需的元气的。在最初妖狐一样是被当做神仙来膜拜的。重明朝的《封神榜》和蒲松龄所撰写的《聊斋志异》开始妖鬼才被邪恶化。中国古代的神话和西方不同并没有正邪之分。
  在香港也曾有传出狐妖在市区中作祟,曾几何时在中环某商业大厦的云石外墙上忽然出现了五个狐狸头的纹理图案,见者无不哗然,加上传媒广泛报道及渲染,将之绘形绘声,使更加甚嚣尘上,成为城市中一时无两的灵异头条。
  二、“蛇精”
  蛇类成精也是中国民间传说的热门。现在人们知道的蛇精跟大多会化身的妖精一样,也喜欢以美色迷惑男子,以吸取其阳气精元来强大法力,增加本身的道行。 在华下名族蛇是代表生命起源的,特别是在春秋之前。
  有人会认为所有妖精类的都是坏种,但亦有人抱公平的角度去看妖精;因此有文学家以他们优美文笔,为妖精创作出一段段描绘得极尽凄美的故事。以蛇精化身作题材的作品,最有名的要数【白蛇传】,许仙与白素素(白蛇精化身)的爱情故事曾经迷倒不少人的心灵,被公认为文学艺术上的一大名著。
  “树妖”
  大树林立的森林往往给人阴森可怖的感觉,尤其在晚间走在浓密的大树丛中,就如被很多会动的树木包围,因此民间流传关于树妖的传说也很多,有的甚至绘形绘声,似假还真。
  1987年,香港有一出名为【倩女幽魂】的古装电影,故事主要是讲述男书生与女鬼相遇相恋的爱情故事,但当中也有对于树妖的描绘。一个名叫宁采臣的戆直书生迷路于森林中,遇到鬼魂聂小倩的迷惑,而聂小倩这鬼魂便是由一被尊称为姥姥的树妖所控制。因为树妖姥姥要增强法力及定时补充精气,于是经常差遣聂小倩及其它女鬼把精壮男子勾引到它座下,然后吸干那些男子的精元。
  最初的电影版本由已故的港星张国荣及当时的影坛玉女王祖贤搭档合演。后来因广受大众欢迎而拍摄成电视连续剧集,由港星陈晓东饰宁采臣。
  “石敢当”
  关于石敢当的传说有很多,现今最广为人知及认识的为“泰山石敢当”。
  不过要说物件成精,“石敢当”原来也有这样的一个有趣传说:石敢当原是山上的一块巨型石块,村民见石大能挡大风,认为它也有阻挡邪煞的气势,于是在石上写上“石敢当”三字以保佑村民平安,可是大石因吸收了经年累月的日月精华之后竟然成了精;最初它受魔瘴的唆摆指使,把路经的人压死以供那些魔瘴吸纳灵魂精元,后来受到仙人的点化,潜心修道,更为人们挡去恶魔邪祟的侵扰,最后得道成仙。
  枯勿论传说的由来如何,石敢当的用途是镇煞挡邪已是人所皆知;从古时开始,人们已有将石雕的石敢当放在家中或庭园里,用以镇妖降魔,以保家宅之安宁。

小样儿 发表于 2009-6-2 14:14:40

魑魅魍魉
魑魅魍魉等于妖魔鬼怪,这个解释我想应该行得通,但真要深究起来,却好像又不是这么简单。就像《邪樱》中提到的种种妖魔鬼怪,从无定乡八老到三山十八友和南宫飞燕,个个背后都有些故事。
  那就先说说“魑魅魍魉”魑,同螭,也同彲。魅,同鬽。而“魍魉”,则有多种说法,比如“蝄蜽”、“罔两”、“方良”和“蛧蜽”,还有一种说法是把“罔两”中的“两”换成三框中加一个“良”字,紫光拼音和微软2003中都没有那个字,而那个字却赫然不能算是繁体异体,顶多是咱们平时不用它罢了。
  “魑魅”和“魍魉”是分开解的。而且,虽然“魍魉”是在一起,“魑”和“魅”却各有各的意思。
  魑魅: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魑魅”的记载,杜预注曰:魑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辞海》P211)换句话说,魑魅就是鬼怪——《邪樱》中的妖精应该也算是“魑魅”了。但是,有朋友可能马上会想到无定乡八老中的“刀四”,这个家伙虽然还没怎么露面,却大约不会是山里河里的,所以,刀四不是“魑魅”。
  那刀四是什么?或许应该说,刀四是“魅”,不是“魑魅”。因为《说文》中明明白白地写着,“鬽,老物精也”。《周礼》又说,“以夏日至,致地示鬽”,郑玄注:“百物之神曰鬽。”也就是说,“鬽”,是百物之精灵。而“魑”这种东西,则比“魅”要复杂一点。
  《辞海》中解释,魑,是一种无角的龙——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腾蛟真人,但腾蛟真人是有翅膀的,恐怕不能算——可《说文》中又说,“魑,若龙而黄”。既然“若龙”,那就不是龙了。于是,又有人注解,魑是一种兽形的山神,郑玄则干脆说了这么一句:“魑,猛兽也。”但魑是一种像龙的东西总不会有错,在对“彲”的解释中,有《史记》可以为证,《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有一句“……非龙非彲”。我私下里估计,这“非龙非彲”的,肯定就是腾蛟真人了。说完了“魑魅”,那就该说说“魍魉”了。“魍魉”除了写法多一点之外,含义也不算少。它既可以指“影子外层的淡影”,也可以指“渺茫无所依的样子”,前者在《庄子》里还有个寓言,甚至斑固在他的《幽通赋》中也有提及。(参照《王力古汉语字典》P1739)至于后者,《淮南子览冥训》中有个我很喜欢的句子:“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 当然,我更重视的应该是和神仙鬼怪牵扯着的东西。魍魉,严格地说,是“山精”,是“木石之怪”。《国语鲁语下》说,“木石之怪曰夔(音魁)、罔两。”“夔”这种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再说,至少“罔两”已经有了下落——罔两——魍魉者,绣山万藤相思子,花七是也。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来那一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好吧,接着该说“魑魅魍魉”了。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有的“魑魅魍魉”这个说法?我琢磨了好久,不得要领。直到有一天去乱翻那本为《邪樱》预备下的“妖精大全”:《古本山海经图说》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前言中马昌仪引了《左传》——这大约是我能找到的有关“魑魅魍魉”的最早出处了。
  《左传宣公三年》: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人死为鬼,鬼死化为魑魅魍魉,永世不得超生,但也算是永生了吧.
[编辑本段]魁魅魍魉的传说
  约四千多年以前,炎黄二帝争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后,做了黄帝的一名随从,后来找机会逃了出来,回到炎帝的身边去,力劝炎帝重起战事,洗雪阪泉之耻。但是,炎帝已经年迈力弱,又不忍因自己发动战争而让百姓遭殃,没有听从蚩尤的建议。蚩尤只好去发动他的兄弟们,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泽间的魑魅魍魉等鬼怪,率领大军,打着炎帝的旗号,向黄帝发起了挑战。黄帝听到蚩尤发动大军也不禁大吃一惊,他想施以仁义感化蚩尤,但蚩尤并未被感化,双方在逐鹿展开了大战。蚩尤使用魔法,摆出了毒雾阵,把黄帝的军队围困起来。但是,黄帝驾着谋臣风后发明的指南车,指挥军队冲出了毒雾阵。蚩尤又派魑魅魍魉去作战,黄帝则叫兵士们用牛角军号吹出了龙的声音,吓跑了这些鬼怪们。
  由此可见魑魅魍魉不管在古时还是现在都是指一些杂牌小妖,据说魑魅魍魉专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红身、尖耳、头长角为主要特征,民间传说在荒野无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走长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魉,都是木、石、禽、兽变的。
  魑魅魍魉,原意为”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这里是鬼的聚居地.鬼界入口位于镬铎岛,有魑,魅,魍,魉四小鬼镇守.魑,喻氏,魅,李氏,魍,王氏,魉,梁氏.

小样儿 发表于 2009-6-2 14:15:58


指夺人生命,且障碍善事之恶鬼神。全称魔罗,又称恶魔。意译杀者、夺命、能夺命者、障碍。此外,若梵汉并举则称为‘魔障’。据《长阿含》卷二十〈忉利天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四等所说,魔王住于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之高处。另据《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所述,魔王名为波旬,有色力、声力、香力、味力、细滑力等五力,又有魔女魔鬼等,常扰乱佛及其弟子等,妨碍善事。
  此中之‘魔’字,古译经论多作‘磨’,至南朝梁武帝时,以其为能恼人者,遂改作‘魔’。按,梵语mara,系从有‘死’之词义的语根mr!转来之名词,即‘杀者’之义。原似根据夜摩(yama)之思想而来。依《梨俱吠陀》所述,夜摩为死神,住在天界最远之处,常以‘死’(mr!tyu,从mr!而来之名词)为使者而夺取人之生命。由此可见,其意与具‘杀者’语义之‘魔’有相通之处。但至欲界六天之说兴起,则认为夜摩住于第三天,佛教另以湿婆(S/iva)为魔神,而将之置于第六他化自在天,号破坏正法之恶魔,即天子魔。
  此外,又有自内观方面以解说‘魔’之语义者,由此乃有烦恼魔、五阴魔等四魔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七云(大正27·984c)∶‘以诸烦恼害善法,故说名为魔。’《大智度论》卷五云(大正25·99c)∶‘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此处之‘魔’主要以‘破坏’为其语义。又,《大智度论》卷六十八说夜有烦恼魔、五众魔、死魔、天子魔等四种,其下并谓‘魔,秦言能夺命者,死魔实能夺命,而其余亦能作夺命之因缘,亦夺智慧之命,是故名杀者’云云。《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阐明五阴魔为死之所依,烦恼魔令感当来之生而至死,死魔正是死之自性,天子魔障碍欲超越死者,故共名为魔。此中,以‘死’通为‘魔’之语义,即根据夜摩之思想而来,实则其中唯有死魔相当于夜摩,天子魔指破坏正法之湿婆,烦恼与五阴二魔则是从天子魔之义转来者。
  此外,旧译《华严经》卷四十二谓魔有十种,贪着五阴称为五阴魔,烦恼能染污障碍称为烦恼魔,自憍慢称为心魔,远离受生称为死魔,起憍慢放逸之心称为天魔,心无悔称为失善根魔,味著称为三昧魔,于彼生着心称为善知识魔,不能出生诸大愿称为不知菩提正法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又总括为分段、变易二魔。‘烦恼障’障碍三乘称为分段魔,‘所知障’障碍菩萨称为变易魔。分段、变易二魔各有烦恼等四魔,故总成八魔。凡此皆系以广义解释‘魔’之语义。
  另外,《法华经》卷五〈安乐品〉自烦恼魔等四魔中,除去天魔,而揭举五阴魔、烦恼魔、死魔。《骂意经》更列出天、罪、行、恼、死等五魔,此系于上述四魔之外复加罪魔而来。《涅盘经》则在四魔之上另加无常、无我等四倒,而成八魔。其他,如《摩诃止观》卷八(下),曾就修禅中所起之魔而广加分别;《大乘起信论》亦说及有为魔邪诸鬼所恼乱之事。
  此外,依《普曜经》卷六〈降魔品〉所载,释尊成道之际,魔王波旬曾派遣欲妃、悦彼、快观、见从等四女前来扰乱。迦叶佛时,有头师魔王出现。《杂阿含经》卷三十九、卷四十五等处曾述及佛陀降魔之事。《中阿含经》卷三十亦述及有关佛弟子目连降魔之事迹。而密教为防止诸魔之侵迫,故于修法时常行结界等法以资防范。
  ◎附一∶〈魔〉(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云(大正45·348b)∶‘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二云(大正27·272b)∶‘何故名魔?答∶断慧命故,或常放逸而自害故。’《大智度论》卷五云(大正25·99c)∶
  ‘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诸外道人辈言,是名欲主,亦名华箭,亦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佛法中名为魔罗;是业是事,名为魔事。’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云(大正30·448a)∶
  ‘或见在家及出家众欢娱杂处,或见恶友共相杂住,便生欢喜,心乐趣入,当知一切皆是魔事;于佛法僧苦集灭道,此世他世,若生疑惑,当知一切皆是魔事。(中略)若于利养恭敬称誉,心乐趣入,(中略)当知一切皆是魔事。’
  《大智度论》卷五又云(大正25·99b)∶‘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如诸烦恼、结使、欲缚、取缠、阴界入、魔王、魔民、魔人,如是等尽名为魔。’同书卷五十六云(大正25·458c)∶‘魔作龙身种种异形、可畏之像,夜来恐怖行者;或现上妙五欲,坏乱菩萨。’
  魔之分类有∶
  (1)内魔、外魔,内魔由自身产生障碍,外魔则系自他身而来之障碍。《定善义传通记》卷三谓四魔之中,以天魔为外魔,其他三魔为内魔。又有就分段、变易二身而分,或从烦恼、所知二障而分。
  (2)五阴魔、烦恼魔、死魔三者,《法华经》卷五〈安乐品〉云(大正9·39a)‘见圣贤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此三魔乃自四魔中,除去天魔者。
  (3)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四者,出自北本《涅盘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等。又,《超日明三昧经》卷上所谓身魔、欲尘魔、死魔、天魔者,亦同于上述之四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释之云(大正45·348b)∶‘烦多扰乱名为烦恼;色等积聚名之为蕴;将尽、正尽、尽已名死;神用光洁自在名天。此四即魔。’
  (4)天、罪、行、恼、死等五魔,出于《骂意经》。乃于上记四魔,复加罪魔。
  (5)《涅盘经》谓四魔加无常、无我等四倒,而成八魔;又谓分段、变易二身各有四魔,故成八魔。
  (6)《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列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毒、名利、自高慢等十魔,并释云(大正45·348b)∶
  ‘可欣名欲,心戚名忧愁,悕求食饮名饥渴,耽欲名爱,令心昧略名睡眠,有所恐怯名怖畏,犹豫两端名疑,损恼身心名毒,悕誉贪财曰名利,自举陵他名高慢。欲等即魔,亦持业释。’
  《华严经大疏钞》卷二十亦列举蕴、烦恼、业、心、死、天、善根、三昧、善知识、菩提法智等十魔,并释之云∶贪着五蕴为蕴魔;执着五尘境,起一切烦恼为烦恼魔;一切恶业为业魔;高慢心为心魔;命终为死魔;他化天大魔王为天魔;执着所修善根为善根魔;耽着所得禅定,不求升进为三昧魔;悭吝法,不开导他人为善知识魔;着菩提智为菩提法智魔。
  ◎附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八〈离世间品〉(摘录)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何等为十?所谓∶蕴魔,生诸取故;烦恼魔,恒杂染故;业魔,能障碍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舍生处故;天魔,自憍纵故;善根魔,恒执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识魔,起着心故;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业。何等为十?所谓∶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恶心布施,嗔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于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不乐听闻诸波罗蜜,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盘离欲寂静,是为魔业;于菩萨所起嗔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过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余说悉非,是为魔业;乐学世论巧述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非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速远离,勤求佛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何等为十?所谓∶近善知识恭敬供养,舍离魔业;不自尊举,不自赞叹,舍离魔业;于佛深法信解不谤,舍离魔业;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离魔业;勤修妙行恒不放逸,舍离魔业;常求一切菩萨藏法,舍离魔业;恒演说法,心无疲倦,舍离魔业;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舍离魔业;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舍离魔业;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舍离魔业,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出离一切魔道。
  〔参考资料〕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超日明三昧经》卷上;《大品般若经》卷十三〈魔事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五十。

IsaacZ 发表于 2009-6-2 16:49:18

传统文化,值得一读。

kfhk 发表于 2009-10-20 14:46:52

传统文化,值得一读。
IsaacZ 发表于 2009-6-2 16:49 https://www.dianbo.org/images/common/back.gif

很传统的东西,已阅。

ge80381 发表于 2010-1-5 20:40:33

很详细,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妖魔鬼怪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