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录的碟片为什么有的碟机能放,有的不能放?电脑也是一样。
刻录的碟片为什么有的碟机能放,有的不能放?电脑也是一样,有的光驱能放,有的光驱放不了。前段时间买的金正就放不了,但两台先科的却能流畅播放。好像有碟片材料(A+、A、B、C级)的质量问题,也有碟机的读碟能力和兼容的问题。问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在问,到底是谁的错?其实都有问题。只有一方改善了,另一方就没问题了。大家都有遇到过这问题吧。欢迎讨论。 买批发价1元以上的碟片,播放性能良好。
便宜的碟片,因为材料次,确实存在兼容性问题。(便宜的也要0.85左右)
机器也可能出现问题,比如我的老古董先锋107刻录机,刻录可以完成的很好,但它永远无法读出它自己刻录的碟片,它刻录的碟片,其他的机器却可以顺利读取。 本帖最后由 Hiroshi 于 2012-10-17 21:34 编辑
古董越老越好,家电越新越好,可是有人却颠倒了。
这还不算,nero已经升级到第12版,
可是呢,有个别人还牢牢扛着第6版。
这种“吃里扒外”的怪事
——爹娘认不得自己亲生儿(自己刻的盘,自己的光驱认不出。)
有人说我技术不行,经常犯“胸闷”。
今天扪心自问;
毕竟这样的盘我刻不了,不服不行啊……
hiroshi technology
兼容性问题感觉很微妙,恐怕只有楼上两位这样的大量刻碟的老鸟才能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些许经验。 本帖最后由 Hiroshi 于 2012-10-17 22:44 编辑
我大概是在1996年左右(记不清)开始接触刻录。
当时电脑光驱一般不带刻录功能,第一台刻录机是内置型,大概是yamaha,4倍速。
那时候刻录机不稳定,飞盘率很高。
后来基本用baffalo,先锋机芯的系列刻录机,大手刻录软件都用过,
小型刻录软件也经常试用,所以对软件比较熟悉。
我觉得在同等的条件下,提高光盘解读力最简单的作法,就是尽量避免高速刻录。
我一般选择;DVD用4倍,CD用8-10倍。 Hiroshi 发表于 2012-10-17 2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古董越老越好,家电越新越好,可是有人却颠倒了。
这还不算,nero已经升级到第12版,
可是呢,有个别人还 ...
你技术真的不行,告诉你一个你前所未闻的事实:
以前我用先锋刻录机组装拷贝机,只刻录,从不读碟,过上一段时间,这些刻录机90%只能刻碟不能读碟了。靠,你没想到吧?!!!! Hiroshi 发表于 2012-10-17 21: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大概是在1996年左右(记不清)开始接触刻录。
当时电脑光驱一般不带刻录功能,第一台刻录机是内置型,大概 ...
低速刻录可以提高兼容性,我曾经也想当然地这样认为,但后来的实践证明,只要空碟材料过得去,完全可以高速刻录。现在我刻录母碟清一色16X,很顺利。
我用某品牌0.9元左右的二次料空碟,无论8X或者4X,都会出现读碟困难,有的甚至读不出。而用同品牌1元左右的碟片,统一16X刻录,完全没有兼容性问题,张张能播。
楼主能否找到一种碟片,4X刻录就完全兼容,16X刻录就出现兼容性问题?
我也不是要彻底否定“慢速刻录能提高兼容性”这个观点,只是觉得影响甚微,还有是找不到确凿证据。
根据我的经验,材料引起的兼容性问题,是最近两年的空碟才出现的。以前空碟稍贵一些的时候,几乎没听说过刻录碟片的兼容性问题,更别说碰见过。 本帖最后由 Hiroshi 于 2012-10-18 10:54 编辑
你技术真的不行,告诉你一个你前所未闻的事实:
以前我用先锋刻录机组装拷贝机,只刻录,从不读碟,过上一段时间,这些刻录机90%只能刻碟不能读碟了。靠,你没想到吧?!!!!
说来说去,你就想说这句话。
说了你会觉得好受。
之所以造成你说的后果,都是因为你技术落后酿成的,
搞笑的是你不但没有意识到,还说得振振有词……
在淘宝上看到有些先锋的碟机只能读正规的DVD,压缩碟(可变码率)不能读,这种应该是比较老的机器了。还有一些的碟机(如金正N025)对D9的盘支持的不是很好,放进去只看到菜单,点播放就死了。 极乐使者 发表于 2012-10-18 11: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淘宝上看到有些先锋的碟机只能读正规的DVD,压缩碟(可变码率)不能读,这种应该是比较老的机器了。还有一 ...
金正先科2廠家的光驅應該不一樣。更換高價優質光盤會解決問題,另外現在的影碟機都有USB接口,可以用U盤下載播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