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pus ProCoder 3(CP3)导入RMVB的方法
本帖最后由 极乐使者 于 2011-7-30 09:57 编辑(转载修改版)
方法一:试改后缀为AVI导入。
方法二:
1.首先为播放器安装 RMVB解码插件,如Real Alternative、K-Lite Codec Pack、幻想影音等,推荐安装幻想影音(安装前最好把其它不用的播放器、解码插件删除)。如果你的小日本TMPGEnc Video Mastering Works能导入rmvb文件,这步就可以免去。
2.安装Avisynth。(Avisynth是一个免费的帧服务器程序,内置了许多滤镜,通过这些滤镜的支持,可以让不支持 RM/RMVB 格式的软件对其进行转换)。
3. 新建一个文本文件,复制以下内容贴上:
directshowsource("d:\下载目录\素食菜谱\脆爽小炒.rmvb")
括号内的引号必须是英文引号不能用中文的,这里的"d:\下载目录\素食菜谱\脆爽小炒.rmvb”是视频文件路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写。
有人说要加上帧速率,也就是directshowsource("d:\下载目录\素食菜谱\脆爽小炒.rmvb",fps=25)。fps是视频文件的帧速率,一般是25或29.97帧/秒。查看帧速率方法:可播放该文件查看“文件属性”(播放信息),如下图“基准FPS”是25帧的。但是在使用中没发现加或不加fps有什么区别,可能和rmvb文件有关,如转换中遇到问题,可以加入这个参数试试。
个人实测加上帧率后导入显示的参数不准确,也就是导入失败。可能和rmvb文件有关。
4.然后把这个文本文件另存为.avs格式的文件,即把扩展名.txt改为.avs,文件名随意。
5.运行Canopus Procoder 3,导入刚才创建的avs文件即可进行转换。
批量转换的话,暂时没发现什么好方法,按上面的步骤一个个的创建相应的avs文件,然后批量导入Canopus Procoder 3即可。
不错的方法,实践操作! 帧速率的取值由源文件帧率决定,不是随便就能用25fps的。 fps是视频文件的帧速率,一般720×576的视频是PAL制,帧速率为 25 帧/秒;720×480的视频是NTSC制,帧速率是29.97帧/秒。但是在使用中没发现加或不加fps有什么区别,可能和rmvb文件有关,如转换中遇到问题,可以加入这个参数试试。 “720×576对应PAL制,帧速率是25 帧/秒”
“720×480对应NTSC制,帧速率是29.97帧/秒”
以上参数多见于DVD素材。而楼主的标题明确提出源文件是 RMVB格式。RMVB通常采用像素比1:1比例,分辨率罕有采用720×576或者720×480的,以上说法不太适用,可以干脆不提。
使用AVS时,定义的是“source”滤镜(源滤镜),所以就RMVB素材来说,在AVS脚本中“帧速率由源文件帧率决定”的表述更恰当一些。720×576、720×480分辨率与两种制式和帧率的关系在 CP3 模板中再参考。 不错,一时忘了是rmvb的,转帖时脑筋没有转过来。已修正。 太棒了,正在为这个问题烦恼,感谢! 受教了,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