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是大悲剧
本帖最后由 Hiroshi 于 2011-5-6 10:49 编辑叶楚华:中国成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是大悲剧
阅读提示:今天,国际知名咨询机构贝恩顾问有限公司与意大利奢侈品生产者协会日前合作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这真是一个天大的悲剧,我一直呼吁,奢侈品和时尚宗教是新帝国主义对中国实施剥削的一大法宝,帝国主义垄断了时尚奢侈的概念符号的供给,中国富人为了这种虚无缥缈的符号和虚荣,把中国人民创造的天文数字般的财富输送给了欧美新帝国主义,这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国际剥削。后人一定会为之叹为观止。这种交换表面上是自愿平等的自由交换,本质上是新帝国主义通过操控世界舆论灌输消费宗教而获得的额外暴利。成本极低,虚无缥缈的标签就能忽悠走中国人千辛万苦积累的亿万财富。很多奢侈品,物质实体甚至就是在中国生产的,只不过贴了个法国lv的标签,就能换我们百倍千倍的财富:我国人民为法国生产一个真皮包,在法国贴上lv的标签,然后拿回中国来就可以换一千个一模一样的包包,整个过程都是空手套白狼。这就是当代新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残酷剥削的基本路径。警醒啊,同胞们!
主体内容摘自《郎咸平说对了吗》第三章,第四节和第六节
四、当代新帝国主义真相之二:品牌剥削
品牌已经是当代帝国主义剥削发展中国家的重型武器,通过品牌来剥削,其“效率”远远超过了旧帝国主义的战争掠夺。
一百年前,发达国家用工业品交换我们的农业品和原料,所以他们富裕;一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也能生产工业品了,发达国家如何维持以往的“剪刀差”呢?用品牌,他们对我们说,你们看啊,虽然你们造的工业品和我们的是一样的,但是其实不一样,我们的是品牌产品,是高档品,用起来倍有面子,所以我们一个产品可以换你们的几十个几百个乃至于成千上万个(同样的产品,他们的价格是我们的x倍)。
所谓的品牌,卖的是符号,值钱的是符号。物资层面的工序成本都差不多,比如熟悉皮鞋行业生产读者的都知道,商场里售价上万元、几万元的皮鞋,其成本也就是几十元人民币。同理,售价上万元、十万元、数十万元的路易威登的小皮包,成本也高不到哪里去。现在的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一样的“血”一样的“种”,一样的皮一样的包,贴个世界品牌的标签身价就百倍了。
发达国家拥有品牌,用同样的东西可以交换我们百倍的东西,这样的剥削你可曾在马克思那里读到过?没有,因为还没有人真正认识到这种残酷的剥削,这种剥削率百分之一万的剥削,你学过的剥削,都是不超过百分之百的(以往的剥削是指资本家从工人创造的财富中拿走的比例,总会给工人留点,不会达到百分之百,不然工人饿死了,谁给你干活),所以品牌的剥削,是超乎你想象的剥削。美国的一个可以换我们一百个,净赚了九十九个。
我要告诉各位的是,美国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品牌剥削发展到今天又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新阶段,那就是虚拟化的品牌经营。美国人最初是怎么搞出的这种发明创造的呢?很简单,我前面说了,品牌商品的“价值”不在于商品物质实体本身,而在于其符号,我都能看明白的问题,美国无比奸诈的资本家怎么会看不出来?既然如此,他们就想啊,干脆老子只经营“品牌符号”算了,我没必要再辛辛苦苦去造产品,产品的生产就让那些穷国代劳吧,等他们生产好产品,我们贱价收购过来,贴个标签,价格翻一百倍出售。
这就是虚拟化的世界品牌经营。美国的品牌总部只负责做广告和产品设计,在全球推广品牌符号,不断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产品物质实体则全部由穷国(例如中国)代工。
这种虚拟化的品牌经营是美国哪个哥们最先发明的呢?是耐克的创办人Phil Knight.耐克从20世纪70年代就完全不生产鞋子了,它全部的生产流程都交给了日本和西欧的厂商,80年代则进一步蔓延到韩国、台湾、中国大陆和印度,90年代东南亚也逐渐有了耐克的代工者。耐克总部都干些什么呢?就是品牌经营,做广告,比如请乔丹做代言;产品设计,比如1994年设计了“双重气垫系统”的运动鞋,1998年又推出了“全掌气垫鞋”。
举一例美国如何通过造鞋业剥削中国:美国的耐克鞋有30%左右都是中国东莞一家叫做裕元工业的台商企业生产的,假定一双耐克鞋最终售价1000元人民币,裕元工业顶多能拿到100元,中间商(运输、售卖)和品牌所有者(即耐克总公司)各拿450左右。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把中国人生产的鞋子,贴上一个商标之后又卖给了中国人,赚到的钱又可以回过头来从中国进口五双同质量的鞋子。这就是说中国的裕元工业每为耐克生产一双鞋子(卖给中国人),最终还要再附送五双同等质量的鞋子给美国人穿。这样的空手套白狼的国家,物质能不极大丰富吗?
实际上,何止耐克是裕元工业生产的呢?中国人在大陆购买的几乎所有国际知名运动服装(包括鞋子)品牌的运动鞋都是裕元工业生产的:耐克、锐步、阿迪达斯、彪马、新百伦、天木蓝等,裕元工业生产了全世界知名品牌运动鞋的17%,这个产量不但足够供应中国大陆市场,还远销全球,这就是你在国外买的名牌鞋经常是“中国制造”的原因。这其中最知名的耐克是在裕元工业生产最多的,例如,2002年,耐克鞋全球的总产量的25%都是裕元工业贡献的。最后,别忘了,中国大陆还不止一家为耐克之类的品牌代工的工厂,中国大陆为耐克总共生产了多少,还无法统计,肯定远大于25%。
事实上,美国虚拟化经营的品牌远不止运动鞋,还包括了所有服装品牌,所有其他类别的品牌,例如汽车、电视机、冰箱、电脑等等,只有那些不方便交给中国生产的,他们才会自己生产,比如涉及到保密的军事工业、高技术产品等等。
美国通过虚拟化经营,让中国人白白为他们干活还倒贴数倍的财富,多年来从中国攫取了数不清的财富。我们单拿汽车行业为例。
美国的汽车品牌不算是完全的虚拟化经营,但与虚拟化经营也差不多了,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品牌在美国本土的生产是长期亏损经营的,全靠了中国市场的巨额利润来弥补。美国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都在中国大陆有生产基地(与中国企业合资),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大部分都是被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公司拿走的 ,2008年,福特(美国车)、丰田、本田、日产、现代等企业的外国母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获取的净利超过2000亿,占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的60%左右。
我们以通用为例说明美国汽车品牌在中国攫取的惊人财富。 通用汽车在中国建立了8家合资企业和2家全资子公司,拥有员工超过20,000人。通用汽车在中国进口、生产和销售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欧宝、Saab萨博及五菱等品牌的系列产品,所提供的产品系列之丰富位居所有在华跨国汽车企业之首。2007年,通用汽车及其合资公司在国内的总销售量为1,031,974辆,同比增长了18.5%,连续第三年在华销量位居国际汽车制造商之首。2004年通用汽车在华利润达到4.37亿美元,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了通用公司利润最高的市场,到了2007年,通用在中国的产量只占它全球总产量的4%,但是在中国获得的利润占到了通用全球总利润的25%。 六、当代新帝国主义真相之四:消费宗教
时尚新宗教
作者:未知
集体合谋
“张曼玉穿旗袍了,海派款式”,“章子怡穿着肚兜到美国去了”,“还是朱丽娅·罗伯茨的那件阿玛尼古董裙更有气派”……
说起时尚,小资们总是津津乐道,术语一串一串的,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在流行什么,明星们穿的是什么款式、什么牌子,他们都一清二楚,并能及时地模仿。而无产阶级总是一副心不正焉的样子,假装不感兴趣。其实他们全都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并在琢磨着怎么仿制成本更低廉。
资产阶级在操纵时尚,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控制着设计题、艺术家、模特儿、工厂、媒体、销售渠道和发布会。小资产阶级在模仿或传播时尚,他们是时尚神话在尘世中的扮演者。数量更为庞大的元首阶级则是时尚的杀手,他们能在一夜之间将时尚普及到跳叉市场,并及时宣判时尚的死刑。
但换一个角度就可以发现,时尚更新的频率取决于无产阶级将时尚通俗化的节奏。比如,当全世界无产者全都联合起来,一律穿上了盗版流行迷彩服的时候,迷彩服作为一种时尚的时候,迷彩服作为一种时尚的使命就结束了。因此,说只有资产阶级才是时尚的操纵者,也不一定准确。作为时尚的模仿和传播者的小资们,是时尚最直接的表现者,也只有他们最迷恋时尚。同时,将时尚迅速通俗化(降格处理)的无产阶级,不也是时尚的操纵者吗?是他们逼得时尚专家不停地更新,就像黑客逼得杀毒软件要不停地升级一样。看来,所谓的时尚,是一个社会性的合谋。制造者、传播者、反抗者一起在左右着时尚的兴衷。
传播渠道
时尚成了一个国际性事件,巴黎天桥上的一个喷嚏,都会惊动在南部非洲或者远东睡觉的小白领,那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流行面积之广,真是令人咋舌。电影、电视、报刊、广告、网络、各种时髦的休闲场所,凡是最先进的传播手段,都成了时尚传播的渠道。
影视当然是最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麦当娜在《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中展示85套戏服、39顶帽饰、56幅耳环、42种发型,她甚至还动用了意大利Ferragamo手工打造的多款“艾薇塔”鞋。著名时装设计师乔治·阿玛尼,先后为《被告》、《天生杀人狂》、《美国总统》等影片搞服装设计。电影、电视、好莱坞,永远是时尚传播的最好渠道。观众们,特别是小资们,总能最先发现影片中的闪光点:你看,《007》中的邦特,戴的是欧米茄手表,《云裳风暴》中索菲娅·罗兰的黑色丧服出自迪奥之手,尼科·基德曼在《末日戒备》中穿着的是卡尔文·克莱恩,等等。
人们会密切注视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橱窗展示物怎么样?纽约曼哈顿格林威治村的前卫作家和艺术家正在想什么,做什么?这些都是国际时尚的前沿触角。小资们一般都懂英文,他们通过英文报刊、英文网站及时了解行情。因为等到香港的《ELLE》、台湾的《VOGUE》出来,你已经落伍三两个月了。
选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播渠道,比如,世界精英模特大奖赛、夏奈儿春夏时装发布会、名人内裤拍卖会、香港小姐、亚洲小姐评选等等。这一类活动都是时尚的通行证。
大都市的街道,如今已经成了通俗时尚展览会,正在悄悄地传播时尚信息。特别是酒吧以及各种高尚娱乐场所,是有消费能力的小资们经常出入的地方。这些场所因此成了时尚的集散地。它主要是负责将前卫时尚传播给更多的人,是将时尚通俗化的一个中转站。
润滑剂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并不是每一种信息都能畅通无阻。为了让自己的产品信息在拥挤的信息渠道上冲到前沿,制造商必须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在这一方面,时尚信息发布的力度,恐怕是其他产品望尘莫及的。因为它总是善于及时在发布渠道中增加一种最有效的润滑剂影视明星、超级美人(模特儿)。美人和明星的诱惑,无论是有钱人、小资们,还是大老粗都无法抵御的。一位明星或超级美人出卖费用之高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她所产生的效益,当然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她所产生的效益,当然也是非曲直们无法想象的。她所产生的效益,当然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因此,美人就成了时尚信息发布渠道的最好润滑剂。有了她们,时尚就能家喻户晓,就能成为追逐的对象,就能转换成货币。
1998年,当17岁的德国超级美人克劳迪娅·希弗登上法国《ELLE》封面的时候,报酬仅仅是1000法郎。今天,她的开价可以涨到30万法郎。美国工人家庭出身的辛迪·克劳馥,则先后上过全球五百多家时尚杂志的封面。辛迪·克劳馥已经跟欧米茄牌手表一起,成了万人瞩目的名牌,成了小资们一个永恒的梦想。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懂这种东西,都会对她们感兴趣。尤其是明星、超级美人与名牌产品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弄不明白。因此,时尚狗仔队在这里充当了重要的角色。狗仔队负责打探消息,并进行通俗的意思。这是将时尚信息传播到更底层的重要手段。
比如,林青霞生第二个女儿之后为什么不发胖?她用什么方法控制体重?穿了什么牌子的束腹内衣?辛迪·克劳馥生孩子的时候采用的是什么止痛方法?据说是用了瑜珈术,那么,练瑜珈术就成了一种时尚。比如,陈慧琳与人幽会的时候穿了什么牌子的T恤,那种牌子就会流行起来。
也就是说,影视明星、超级美人就是时尚传播的润滑剂。资本家是润滑剂的涂抹者。他们见缝插针,到处涂抹,弄得满世界油乎乎、滑腻腻的。
新宗教
在电影金球奖的颁奖仪式上,电影明星丹泽尔·华盛顿登台时,竟然是穿着一双典雅的黑丝绒拖鞋,鞋头刺绣,价值200美元,折合人民币1800元左右。这不是谁都能穿得起的。但拖鞋因此流行起来,不过大都是些仿冒品。
也就是说,在时尚消费的过程中,真正的实物经常是不到场的,人们仅仅是在消费一种影像、一种信息,就像看三级片一样,满足一下饥渴的欲望,实在想模仿,也只能穿一穿冒牌货。更有能力的,就买名牌服装的二线、三线货。但人们并不失望,他们知道了,观赏了,依然感到很满足。要知道,人们对时尚的爱是纯洁的,就像对上旁的爱一样。
宗教失宠已经很多年了。传统宗教离我们太远,并且不近人情,没有它也罢了。现在,人们终于找到了新的宗教——时尚。在时尚这个新的宗教中,金钱就是耶稣基督,影视明星、超级模特儿,就像已经获得了救赎的人,正在天堂里翩翩起舞。看模特儿在巴黎、纽约、米兰的天桥上扭屁股,就像到教堂做礼拜一样。读明星的绯闻,看电视的娱乐节目,就像吃饭前画十字、做祷告(全文完)。
我要告诉各位,现代经济是一种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代的消费者在他日常的消费支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满足精神需求,花钱“慰藉”自己的心灵。有的花费,百分之百就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而即便那些本来与精神满足无关的消费,也附着了某种精神的成分,你比如,衣服本来是保暖的,但如今则是更加追求时尚和炫耀;比如你购买任何商品,不仅要在意产品质量本身,也在意产品的包装和外观,这都是精神需求;又比如喝咖啡本来是满足动物性需求(口舌快感),但是现在也变成了一种时尚性需求,有调查显示去星巴克喝咖啡的消费者中竟然有50%是从来没有喝咖啡的习惯的,他们进去只是为了体验一种情调和时尚。
这种消费,的确和人类历史上几千年的宗教信仰有一拼。都是让人如痴如醉,都是满足精神需求。正如前面这篇文章所言“在时尚这个新的宗教中,金钱就是耶稣基督,影视明星、超级模特儿,就像已经获得了救赎的人,正在天堂里翩翩起舞。看模特儿在巴黎、纽约、米兰的天桥上扭屁股,就像到教堂做礼拜一样。读明星的绯闻,看电视的娱乐节目,就像吃饭前画十字、做祷告。”
事实上,成为宗教的并非只有时尚,而是在所有精神消费的领域,形成的是一种更为普遍的消费宗教。好莱坞电影、国际品牌咖啡连锁店、奢侈品崇拜、KTV、时装业……它有无数具体的形式,这些构成了消费宗教的整体。
诚然,追求精神的满足本身并非什么坏事,但是一旦你认识到这是新帝国主义的阴谋,当它成为新帝国主义国际剥削的工具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我可以确定的告诉各位,新帝国主义在无时无刻不在卖力地向全世界推广这种消费宗教,我们的这些消费观念,并不是自己产生的,而是被他们灌输的。老一代的人不容易灌输,他们的灌输主要从青少年开始,通过各种媒体,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向我们的青少年灌输这样的消费观。
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几乎无一幸免成为了这种宗教的信徒。哪一个中国小孩不想去肯德基麦当劳,哪一个不想穿耐克和阿迪,哪一个不崇拜欧美的品牌服装,哪一个不崇拜美国好莱坞的电影。
当然,50后,60后,70后也同样被灌输,这一代中的富人们,有哪一个不对欧美的奢侈品顶礼膜拜,从香水到服装到皮包到钟表到葡萄酒到汽车,这些是他们全副装备。
新帝国主义怎么剥削我们呢?很简单,他们垄断了消费宗教的产品供给嘛,并且垄断的是最高端的。这就如同中世纪的教会,垄断了圣经一样,全体老百姓成为了教会的剥削者,隔三差五地要去教会购买免罪符啊。
为什么说他们卖这些产品是对我们的剥削和掠夺呢?很简单,这些产品都是耗费劳动很少的产品,大部分也和我们的同类产品无异,但是价格是我们的十倍百倍乃至千倍万倍。说白了,他们是靠符号的“价值”来赚钱。比如肯德基的总部,他并不需要付出劳动搞生产,你中国人只要加盟一家店,要用他们的商标符号,就得付给他们几百万加盟费;你比如前头说的耐克鞋,那本身就是中国生产的,你要贴个耐克的商标,就得付给耐克一大笔钱。
我要特别指出奢侈品这玩意儿,它是最高形式的消费宗教。对奢侈品的崇拜,是一种对完美、极致的变态追求,你把这看成是心理疾病也不过分。一个小皮包售价十万乃至数十万人民币,而材料无非就是动物的皮,厂商的幌子是俺们的做工超级精细、设计更是引领全球时尚,不就是个装东西的包吗?你再精细他还是一个包包。你再比如,一块劳力士的手表,售价也是几万到几十万,表走得再准,有什么用呢?不就是掌握时间吗,难道你的生命的时间要精确到秒?质量再好,他能抵得过一百个质量上乘的普通品牌手表?你劳力士能用五百年,我买五百个普通手表,一个接一个用,也花不了这么多钱啊。一个人只有达到了宗教的狂热,才有可能为一种不值得的东西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可悲的是,这种宗教狂热已经是普遍现象。宗教信仰是不跟你讲道理的,因为信,所以信。
奢侈品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消费宗教。奢侈品不是用来使用的,而是用来感受的。奢侈品是有精神有感情的,他和你心连心,在明处暗处呼唤着你的名字。中国富人离开法国奢侈品,他们比死还难受,就如同基督徒离开了上帝和圣经,那是不行的。 值得深思。用我的娃娃的话说,这真不值! 有两个中国 折叠中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