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害死人
【转贴】完美主义害死人!这话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事实是:在孜孜以求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因世事不能尽人意而饱受痛苦折磨、甚至不惜放弃生命的完美主义者就悄悄地生活在我们身边。人大余虹教授、年轻的董事长魏东以自己的生命为人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能够重视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个疾病。
有一些人,他们过于注重细节,事事都要做对、做好,他们拼命地努力、积极向上,他们勤劳工作、有正义感、完全独立,坚信朴素的思想和善良必将战胜人性的阴暗面;他们坚信生活是艰难的,认为享受和快乐是一种奢侈、是对生命的浪费,他们心中有比珠峰更高的目标,他们一直在努力.........他们固执地要求周围的人也象自己一样,不能允许自己有丝毫懈怠和犯错误。一些严重强迫型的完美主义者会把大量休息时间花在自我提高和做有意义的事上面。(见“由教授之死谈强迫型人格”一文)
有一位女士,从小一直学习成绩非常好,分配到某高校工作后,一直孜孜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学外语、每天背200个单词参加托福考试,怀孕期间也在网上自修国外MBA课程。她认为“玩”是耽误时间,每天不看书学习就会有罪恶感,在单位她是个认真、能钻研的科学家,在家里她也以极科学的态度要求家人。婆婆来帮助带孩子,保姆所做的家务活,事无巨细必须用她的“科学方法”,每次出差之前所带的衣物早就事先装箱并打印出清单,走之前须对照清单至少检查三遍........(种种细节不再详述)。这样的人自己活得非常累,常常会为家人的不理解、不配合而抱怨;也给家人造成了巨大压力:对她的话稍有不从就会酿成纷争和矛盾。这位女士孩子刚刚2岁多,家里保姆就已经换了10多个了,和丈夫、公婆的关系已达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举这个例子是希望能更生动地描述完美主义者的特性。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家人或朋友,请记住:
一、不要笑话或嫌恶他们。除去遗传因素外,这种人格的特征大都是家庭培养和成长环境形成的,他们本身也是受害者,要以宽容、理解的态度接纳他们。
二、不要简单粗暴地否定他们,这样会增强他们的焦虑,导致强迫倾向更加严重。
三、从认知上改变其不合理认知。这类人大都有“非黑即白”、“强调内归因”、“事事要求完美”等不合理认知,并坚定地相信“自己是对的”,我们需要耐心地、反复多次地教会他们多角度看问题、学会多元化的认知模式。
四、在行为上,学习“少想、少说、少看、少做”,学会放下。
宇宙在其亿万年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完善着;我们的文明也在由原始向着社会主义发展中不断进步、去腐生新。完美是宇宙万物发展的终极目标,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人无完人,完人就完了”———真是朴素的哲理。 学会放下,是不是佛教语言? 佛教界确实常言“学会放下”,因为世人大多执迷不悟。所谓“放下”,是要我们放弃对一切的执着。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