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jianwen 发表于 2013-5-7 08:55:56

质疑论坛流行经验之 TAW4打包速度"AC3明显快过mp2“

本帖最后由 lijianwen 于 2013-5-9 21:08 编辑


来论坛三年多了,论坛一直流传两个经验:

一、音视频分开导入TAW4打包,可以明显节省打包时间;
二、音频采用AC3打包,比音频采用mp2打包,可以大幅度提高打包速度。

对于第一条,记不起自己是否测试过,但猫版主经常提起,影响深刻。
对于第二条,我自己在XP下做过测试,确有其事。

时过境迁,现在已经用win7一段时间了,最近几天在win7下打包DVD,感觉到一些异常,跟以往经验不符合,于是做了测试。

先花时间准备了测试素材,电影《独立日》,先用TE4XP转换ES流(音频、视频分开)输出,得到AC3音频和m2v视频,再用小日本把AC3音频转换成MPII,得到mp2音频文件。

然后用TE2把m2v视频和AC3音频、mp2音频分别合并,得到两个音频格式不同的系统流:



对音频编码为AC3,采用系统流和音视频分开导入打包测试结果:





对音频编码为mp2,采用系统流和音视频分开导入打包测试结果:





实际测试进行了多次,都与上面的截图相似。

这次采用的素材2G,播放时长达到两个半小时,以减小测试误差。
分析测试结果,各种情况打包速度都惊人一致,还出现了小意外----分开导入的素材打包反而慢了半拍。

难道win7进步了,跟以前的XP不同了吗?疑问..................

Hiroshi 发表于 2013-5-7 15:08:35

AC3基本可以避开不谈,怀疑TE4XP编码的MPII系统流有问题。
原因:我把TE4XP编码的MPII系统流用TE2剥离,打包仍然很慢,没有任何改观。


说明TE4XP编码的MP2系统流打包时很有可能被自动渲染了,所以时间大大延长了。

最近一年我用小日本5编码做了几百集电视剧DVD用mpeg,音频为mp2,
发现音频存在着无声,断缺等缺陷,不知道是否和小日本读解能力有关?

IsaacZ 发表于 2013-5-7 22:00:57

本帖最后由 IsaacZ 于 2013-5-7 22:14 编辑

相关旧帖:

关于AC3比MP2打包快:
[经验] 小日本4转换DVD素材,音频设置为杜比数字(AC3)再用TDA3打包不用转码大大节省时间!(IsaacZ)
[经验] 关于TAW4打包时间与素材音频的实际测试(lijianwen)
[讨论中] 用小日本打包DVD,音频部分用ac3比用mp2的速度要快2,3倍,这是很正常的,不值得奇怪。(Hiroshi)

关于分别导入ES基本流比直接导入系统流快,见我在下帖7楼和10楼的回复:
[已解决] TMPGEnc MPEG Editor 2.0 的输出方式、输出目标和输出流类型参数怎样设置?(ES基本流)


@Hiroshi

IsaacZ 发表于 2013-5-7 09:41:28

回头测试。先忙会儿工作。

lijianwen 发表于 2013-5-7 09:49:17

本帖最后由 lijianwen 于 2013-5-7 19:23 编辑

为了满足好奇心,我对同样的素材在XP下做了测试:









测试结果跟在win7下完全一致,各种情况打包速度高度接近。
记得以前在XP下真的觉得MPII音频的素材打包很慢啊,今天是怎么了??

电脑没变,系统没变,测试结果却改变了,这不可思议,一定有不同的地方。

以前的系统流是直接编码出来的“原生系统流”,今天测试的系统流是编码出来的ES流用TE2合成的,难道是这个影响???



IsaacZ 发表于 2013-5-7 11:06:20

做菜单了没有?

lijianwen 发表于 2013-5-7 11:13:51

本帖最后由 lijianwen 于 2013-5-7 19:28 编辑


继续测试,完全模拟以前的测试条件,对测试视频分别编码为:
AC3原生系统流、mp2原生系统流。

下面是编码时间:





AC3编码比mp2编码时间稍微短了一点点。

下面是打包测试:





这次测试再现了以前的结论,mp2打包时间大幅度延长。

@Hiroshi ,---这是必须的。

win7下测试,打包上面两个“原生系统流”,测试结果AC3大大快于mp2。说明,XP与win7完全是同样的结果,一切皆与系统无关。

综合以上得出:TE2合成的系统流与TE4XP编码出来的原生系统流,在用TAW4打包时,表现大大的不同。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lijianwen 发表于 2013-5-7 11:14:19

IsaacZ 发表于 2013-5-7 1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做菜单了没有?

无菜单打包。

Hiroshi 发表于 2013-5-7 13:59:24

本帖最后由 Hiroshi 于 2013-5-7 19:38 编辑

根据以上测试数据,可以表明;
用TE2合成的系统流,与TE4XP编码出来的原生系统流,分别导入小日本打包软件做比较;

用TE2合成的带ac3系统流,和用TE2合成的带mp2系统流,打包速度基本一致。
用TE4XP编码出来的带ac3原生系统流的速度要远快于用TE4XP编码出来的带mp2原生系统流。

———————————————————————————————————————

现在要探明的就是;

用TE4XP编码出来的带ac3原生系统流的速度要远快于用TE4XP编码出来的带mp2原生系统流,
是重新对mp2做了编码,还是另有原因?

说明:TAW4即使对音频重新编码也不出现红色提示。

lijianwen 发表于 2013-5-7 14:38:50

本帖最后由 lijianwen 于 2013-5-7 19:36 编辑

Hiroshi 发表于 2013-5-7 13:59 https://www.dianbo.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通过以上测试数据表明;
用TE2合成的系统流与TE4XP编码出来的原生系统流,导入小日本打包软件比较,



AC3基本可以避开不谈,怀疑TE4XP编码的MPII系统流有问题。
原因:我把TE4XP编码的原生MPII系统流用TE2剥离,打包仍然很慢,速度没有任何改观。(分开导入打包更快失效)

此时可判断:音视频分开导入,能提高打包速度,是不完全正确的。

你用MPII原生系统流与ES流做打包对比,自然得出“音视频分开导入打包更快”的结论,注意这只是特例,原因是MPII原生系统流生病了,存在错误????

lijianwen 发表于 2013-5-7 16:00:51

本帖最后由 lijianwen 于 2013-5-8 18:55 编辑

测试小日本5编码MPII音频系统流用TAW4打包,一样的很慢。(版本更新,本质未变)

把小日本编码的MPII系统流和AC3系统流分别导入Adobe Encore CS4打包,
AC3系统流顺利打包,非常快,耗时1分钟多点。
MPII系统流,则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东东:



这个过程并不快,用了近1分钟半。

“音频匹配”,说明音频有问题.
从时间上来看,并非对音频全部渲染了。但经过这个处理,打包就跟AC3系统流一样快了。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质疑论坛流行经验之 TAW4打包速度"AC3明显快过mp2“